学生频道

隐在吾心

发布日期:2016-03-31 02:17:00 浏览次数:11447

隐在吾心

李雨晴

陶渊明的归隐并非在逃避现实,而是在追求本真。他本来就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,本来就“不慕荣利”,凡事喜欢率性而为。仅仅是为了吃饭,才不得不去做官,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“心腹口役”同“心为形役”。做官之后,黑暗独裁、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,在种情况下,是辞官归隐,追求本我,本真;还是改变自己,学会阿谀奉承,谄媚求荣,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?隐渊明选择了前者。因此,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。这一点,无论过去还是现在,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,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,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,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,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。

“乐天安命”的人生情怀非但不完全消极,而且是一种豁达,一种达观,一种智慧,一种真实。“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”的感受,如同“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”的感受,如同“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”的感受。如同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”的感受,本是一种不可避免的,真实的,人人都会有的人生感受。基于这种感受之上所产生的“聊乘化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奚疑”的人生态度,尽管有消极的成分,但更多的是一种豁达、一种达观、一种智慧、一种真实。“乐天安命”的人生情怀和陶渊明的务本求实,不慕荣利,追求本真的人生追求是高度一致的。

所谓小隐隐于野,中隐隐于市,大隐隐于朝。古代没有现在的户口,也没有现在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,法律法规,所以当一个人厌倦了社会,厌倦了生活就归隐山林。这在古代是很平常的现象。

历史上归隐山林以致湮没无闻者数不胜数,然而陶渊明却名垂青史,万众敬仰,这主要与他的成就分不开。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绝对是东晋历史上的一朵奇葩,自成风格,清新脱俗,如潺潺流水,又如馥郁芬芳花朵,沁人心脾,渗入骨髓。

归隐归隐,回归处然,隐身于世,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?说是逃避也好,说是清高也好,只要内心无杂念,灵台常空明,到哪里其实都是隐居。

联系电话

联系电话

0724-2443599

公众号
荆门掇刀石中学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