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频道

第二届“书香掇中”师生阅读分享作品选登(三)

发布日期:2020-10-20 05:29:52 浏览次数:12397
我眼中的孔子
杨   倩
  《论语》作为一本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,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。时至今日,这部经典在浩瀚的文学史上仍然熠熠生辉。更为重要的是,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从社会角度而言,《论语》是极具文化意义的著作,对内可以修自身,对外可以治天下。同时,它也为我们鲜活地再现了一代圣人——孔子的音容笑貌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不同的人心中必然有一个不同的孔子。他可以是睿智的先贤,倾其一生践行“仁”、推广“仁”;他可以是优秀的教师,循循善诱、因材施教;他还可以是和蔼可亲的老人,一派温敦气象、仁慈博爱。而在我眼中,孔子则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勇者!
  在认识孔子的“勇”之前,我们不妨先来谈一谈何为“勇”?也许你并不能准确说出它的含义,但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一些人物: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项羽、易水边诀别众人前往刺秦的荆轲、景阳冈只身打虎的武松。显然,“勇”这个字离不开胆量与气度。但这并不足以完全概括“勇”。苏轼在《留侯论》中道:“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,必有过人之节,人情有所不能忍者。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为勇也。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,此其所挟持者甚大,而其志甚远也。”一味地讲求胆量而不考虑局势与后果也并非是“勇”,而是鲁莽。世上的“大勇”,是遇到突发的情形不惊慌,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,胸怀远大抱负义无反顾,一往直前。由此可见,“勇”,需要胆量与气度,也需要具备发自内心的镇定与坚守。
  孔子,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何为“大勇”。
  孔子的“大勇”体现在他身负匡正天下之重任,处乱世而坚定不移。孔子所处的时代,诸侯争霸,礼崩乐坏,民不聊生,在鲁国时,他不被认可甚至屡遭排挤,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救世济民的心愿,他毅然远走,驾一辆马车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路。周游列国十四年,孔子曾两次遭遇生命危险,但他两次都说到了同一句话,即“其如予何”,意思是“能拿我怎么办呢”。他从不畏惧死亡!因为,他有强大的人生信仰作为支撑,他是“向死而生”的!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死是无法避免的生命终结,但重要的是,要死得其所!这样一种“向死而生”的态度,便是孔子的胆量与气度。这也是“勇”的内涵里较容易达成的一面。而真正考验人的是做到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”的镇定和始终如一的坚守。读《论语》,你将认识几位与孔子唱反调的隐士,楚国的狂人认为孔子世无道而不能隐,为“德衰”。他人的看法永远无法撼动孔子,只因他一心向道。当他和弟子在陈国断绝粮食时,面对子路的发问“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”,他的回答是:“君子固穷。”(君子即便在困厄的时候也能安守)漫长的十四年里,他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在乱世中坚守对理想的忠诚。
  在我看来,孔子的“勇”还体现在对于教育起到的开创作用。教育是一个民族的血脉。当社会逐渐衰落,秩序逐渐混乱,人人自危之时,孔子坚定地办起了教育。孔子虽非私学的首创,但他所办的私学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。他倡导“有教无类”,无论贫富贵贱,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。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孔子说:“只要愿意亲自来送十条干肉作为薄礼的人,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。”与此同时,孔子还探索出因材施教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,这些方法代代相传,一直延续至今,为今日教育之所用。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”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孔子关于教育的言论如陈年老酒,历久弥香。于乱世中,做别人不做的事情,甚至是别人不敢做的事情,并且能做到“弟子三千,达者七十二”,这也是勇,并且是大智大勇。
  穿越千年的时空,在《论语》中我见到了这位勇者——孔子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联系电话

联系电话

0724-2443599

公众号
荆门掇刀石中学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