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红楼梦》说起
高一语文组 李方园
初看《红楼梦》,还是初二时,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,在四大名著里任挑一本读,我便选了《红楼梦》。书是找一位同学的亲戚借的。我跟同学跑到人家家里,我借了《红楼梦》,她借了《西游记》。在那亲戚千叮咛万嘱咐中,我们巴巴地把书借了来。书摆在那儿,开始兴冲冲地翻了几页,便实在有些看不下去。部分字认不得不说,还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!于是,在极度的灰心当中,又将书巴巴地还了回去。上了高中,不知道何时就开始爱上看名著。在内心极度的不服气与愤懑中,我还是到校图书馆把《红楼梦》借了来,誓在一个月内将其看完。最后,我看了两个月。从最开始的不服输到最后由衷的喜爱,我深深被这本书所吸引。后来,我专门到书店买了一本,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点,天天如此。每看完一遍,感觉都不一样,越看越喜欢。
本是同一本书,我在不同的时期看这本书却是不同的感觉。我想,这就是文学欣赏的再创造在起作用。文学文本是客观存在的,并不会随着时间而变化。但是,因为欣赏者不同,对文章的解读就不一样。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:“一部文学作品,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、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。它不是一尊纪念碑,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。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,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,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,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。”
我一直认为,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,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。一个个简单的笔画构成一个个字,一个个字构成句子,一个个句子构成段落,一个个段落构成文章。明明是由毫无生命力的最小的笔画构成,却能传递人类千百年的智慧与精神。有人说,作品离开读者主观的参与、评价与创造,其意义是不可想象的。所以说,文学欣赏是一个双向的过程,没有作品,就没有读者;没有读者,作品也没有存在的价值。只有读者在欣赏完作品后,自己在心中对这部作品有自己的认知,文学欣赏的过程才算完成。正如一件商品,生产出来却没有人购买,那么商品的价值就没有实现。同时,文章是“活”的,字没有生命,文章却是有生命的。我们能看到作者向我们描绘的草原,能跟随作者进入白雪皑皑的冬天,能感受一切喜怒哀乐。
同时,作为主体的阅读者,我们每个人的审美感受又是不一样的。因人们的生活经历、教育程度和所处环境不同,所以对待事物的具体态度也各不相同,欣赏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也会不同。正如初中的我,拿着《红楼梦》,字也认不得几个,于是一看就心烦。后来,随着知识的增加和阅历的增加,再看《红楼梦》,情况便不一样了。书还是那本书,我还是我,但是,我又是成长后的我,所以我对《红楼梦》这本著作的再创造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。而不同的人,更是对《红楼梦》有不同解释和评论,有人就戏称在《红楼梦》里:“……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”。
再次,读者的心境、情绪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欣赏作品的感受。例如,我高兴时读马致远的《天净沙·秋思》,感受到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的美好景致,至于“古道西风瘦马,断肠人在天涯”那是作者在替人家操心,自己在欣赏风景;而心情不好时,仿佛自己便是那断肠人。
虽然作品的接受群体不同,文学欣赏出现再创造过程,但是,作为客体,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一个影响因素。首先,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要求欣赏者进行再创造。我们最常见的便是文章作品最后一个开放式的结局,特别是我们女生读言情小说,最后碰到一个开放式的结尾,真是奈何不得,便自己想象男女主人公历尽磨难,最终幸福地在一起……其次,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要求欣赏者进行再创造。在文学作品中,作者以语言为媒介塑造的文学形象,毕竟是间接造型 ,所以我们不可能直接获得其形象。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想象,以往的经验对其形象进行再创造。
总而言之,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读者来说,文学欣赏都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过程。既然为再创造,我们不能改变作品本身,那么,我们就多读书,增加自己的欣赏能力,对文学作品进行更好地理解。